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 >正文

   作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法律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近年来得到了国家的高度关注。2005年国务院国资委举办国有重点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国际论坛,2006年《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将法律风险列为企业面临的五大风险之一,2008年国务院国资委明确提出未来三年中央企业法制工作总体目标的核心是建立健全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2009年国家标准为全面风险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门成立了法律等闲管理标准化工作组。

  所谓“企业法律风险”,是指在法律实施过程中,由于行为人做出的具体法律行为不规范而导致的,与企业所期望达到的目标相违背的法律不利后果发生的可能性。法律风险,不是孤立的一种企业风险。具体的常见的企业法律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企业设立中的法律风险

  企业是指有一定生产要素所构成,具有独立财产,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在设立企业的过程中,企业的发起人是否对拟设立的企业进行充分的法律设计,是否对企业设立过程有了充分的认识和计划,是否完全履行了设立企业的义务,以及发起人本人是否具有相应的法律资格,这些都直接关系到拟设立企业能否合法设立、规范经营。

  (二) 企业合同行为中的法律风险

  合同是地位平等的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合同一旦签订,就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合同是由各合同相对方订立、履行的,不可能完美无缺,因此就会有人利用合同,将合同中的漏洞变成危险的陷阱。在合同订立、生效、履行、变更和转让、终止及违约责任的确定过程中,合同一方或多方利益损害或损失的可能性,就是合同行为中的法律风险。

  (三) 企业并购、融资操作中的法律风险

  企业并购涉及公司法、税收法、知识产权法等多个法律部门,操作程序复杂,产生法律风险的可能性较高。中小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还会经常面临融资困难,既难以通过银行贷款方式获得融资,又难以达到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的高门槛。企业在缺乏正规、有效融资渠道的情况下,往往通过民间借贷、集资、违规借贷等方式筹资。有的企业甚至靠拖欠贷款来获得经营所需资金,这就必然形成法律风险。有的企业甚至为了融资而借高利贷,一旦遇到资金周转困难,便可能将企业推入绝境。还有的企业为了多贷款,制造虚假文件骗取贷款,最后被定为贷款诈骗罪。少部分中小企业还有一种现象,就是盲目地扩张,贪多求大,大笔贷款,甚至不怕高息贷款。这些企业即使靠银行贷款能够维持一时,但如果资金链一旦断裂,往往直接导致企业破产。

  (四) 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风险

  商业秘密、专有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产权缺乏有效保障,是中小企业最担心的问题之一。一些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营销人员在公司工作一段时间以后,掌握了公司里面的技术秘密或者其他商业秘密,然后跳槽或被高薪挖走。这些人跳槽时往往企业的技术秘密、客户信息甚至客户关系带走。对于广告企业、展览企业、高科技企业等行业的中小企业而言,这种商业秘密的泄漏或丢失,往往会对一个企业造成致命影响。但目前,多数中小企业还没有对知识产权的深入保护形成足够的保护机制和实际投入。事实上,从法律风险的解决成本看,避免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比遭受侵权之后再索赔更为有效。

  (五) 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从招聘开始,面试、录用、签订劳动合同、员工待遇直至员工离职这一整个流程中,都受到劳动法律法规的约束。企业的任何不遵守法律法规的行为,都有可能给企业带来劳动纠纷,给企业造成不良影响。实践中常见的有:招聘过程中招聘广告任意许诺、滥发求职申请表、面试过程中没有保障劳动者知情权、劳动者提供虚假信息缺少相应证据、劳动合同中英文文本不一致、背景调查不完整或未履行、体检未履行、滥用试用期权利、薪酬管理不规范等。人力资源管理不善,除了可能导致劳动争议及遭受劳动部门的行政处罚外,还将导致员工流失、企业失去人才支撑等重大损失。

  (六) 企业公共关系管理中的法律风险

  公共关系是企业运营和发展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当前社会环境下,由于公众对产品质量、安全、营养、健康和环保问题的日益关注,员工对性别歧视、工作时间、工作场所、薪酬结构等法律和规定的关注以及媒体的严格审视,对企业的要求更高,企业在经营中的责任更大。企业处理公共关系问题时,除坚持公平、公正的解决原则以外,还应具备正确的法律意识,并使该法律意识贯穿公共关系处理的整个过程。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维护一个和谐、有利的公共关系环境。

  (七) 企业涉及诉讼、仲裁的法律风险

  如果企业必须参与一场官司,就应当了解相关司法程序在程序与实体方面的知识,掌握必要的诉讼或仲裁处理技巧,以保证自己不受对手的误导或限于诉讼之累。这样才能更胸有成竹的面对法律事件,防止企业因为不熟悉基本的法律常识和诉讼或仲裁规则而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一般来讲,经济利益越大,风险越大。有不少人把法律仅理解为“权利受到侵害时的一种补救措施”,而忽视了法律的预防功能。因此而导致当前公司法律服务市场上存在一种极不正常的需求现象,即“重诉讼而轻预防”。这些公司在官司临门时不惜一切代价力争胜诉。而胜诉却需要坚实的证据基础、娴熟的法律操作技巧以及时效性的诉讼过程。如果只在公司诉讼缠身时再寻求律师帮助,再精明能干的律师也往往回天乏术。总之,市场经济的法治大环境决定了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必要性,法律风险发生的人为性决定了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可能性。

  防范法律风险必须精通法律规则,由此,法律风险管理对于企业防范法律风险就会在企业运行中发挥强有力的功能。从风险防控的角度来说,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能够实现对法律风险的事前预防,即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使企业尽可能地不发生或少发生法律风险。因此,企业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法律风险管理流程。具体到企业里,是这样的:

  1、建立一个有效的管理环境

  在这个环节中,应该首先进行确定法律风险管理的策略、目标、范围、管理小组及其职责;其次,分析识别风险影响着。风险影响着包括企业内部的雇员、管理者、企业外部的商业合作伙伴、保密机构、消费者、新闻媒体等;最后,界定风险识别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2、进行风险的识别

  通过法律顾问与企业人员的组内讨论,识别企业出现的各个问题

  3、对出现的法律风险进行分析

  分析的目的是为风险评价和处理提供数据。通过定性分析、半定量分析和定量分析对企业运行当中出现的法律问题进行安全检测。

  4、进行风险评价

  如果风险为低风险或可接受的风险,则可以进行最小程度的处理,但应对这些风险进行监控和定期检查,以保证这些风险仍然是可接受的;相反,则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风险处置。在进行风险评价的过程中,要综观风险管理的目标、管理的代价和不对风险进行处置所带来的后果等问题。

  5、风险的处置

  对风险识别出来的法律风险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以及由谁来负责进行处理,在这个环节中,要考虑到可行性、付出的代价、以及风险管理目标,进而采取最恰当、最实际的发方法,把风险降低到可容忍的程度。

  6、风险监控与回顾

  对风险的监控和回顾可以保证新风险的检测和管理、风险处置计划的实现、管理者和风险者对情况的及时了解等。

  除此之外,企业法律风险管理还必须实现风险控制的整体性,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指在横向上,按照各部门的职能分工,将相应的风险管理责任分解到各个部门;二是指在纵向上,根据企业经营的业务流程,将相应的风险管理要求嵌入企业的日常经营之中;三是指在载体上,将风险控制主要扩展到对企业管理制度、流程的改进和完善上,促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

  在法制日益完善的今天,中小企业应当认识到:对任何一个现代企业而言,其运营中法律风险都客观存在;企业应当具有足够的法律风险意识,在经营中保持清醒的头脑,采取必要措施的防范、控制企业法律风险。